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

李鋈麟 - 鋈意麟情 - 包容

我十多歲便投身社會,由車房學徒到現在成為老闆,三十多年累積下來的經驗告訴我,要成功,除了努力把握機會,凡事,至少要用兩個角度去睇—由低望上去,又從高望下來,簡單的說,就是包容別人。

初初出來打工,我也試過對老闆諸多埋怨—為什麼今年不加人工?為什麼加人工的幅度這麼低?為什麼伙食這麼差?為什麼一定要叫我做?為什麼他的建議這麼「戇居」?無數的埋怨,皆因沒有包容之心。

幸好得爸爸的循循善導,我很快便學會也從老闆的角度想想—無人工加是因為經營艱難、「戇居」的建議聽落是天馬行空,但提出都是為求進步,大家集思廣益,有時未必不可行。


所以,當我有了自己的公司,我也經常向同事提出不同的建議,很感恩,我的團隊肯嘗試,行不通才會告訴我哪些地方「戇居」了。

就像近日特首梁振英提出的中環搭泳棚讓大家午飯後暢泳二十分鐘,不用我多講,在網絡的世界,鍵盤戰士已為他「拆棚」—午飯得一個小時何來夠時間游水?維港水質適合暢泳?結果普遍結論是,他的建議戇居兼離地,「like」呃唔到幾個,但就獲得無限個「嬲」。但我可以告訴你,不少商界中人,其實都在認真思考如何可以落實。

可以做什麼?先解決維港水質問題,再規劃一下維港航道交通;民間方面,老闆為員工訂定更彈性的午飯時間;再講,就算午飯後真的不能落水,下班後在中環暢泳亦是一件樂事。當然,有人認為「講就簡單」,但從不嘗試,一定是死路一條,社會如是、企業如是、人生如是。

其實,「非友即敵」不知何時已成為香港社會的風氣,很多人亦習慣「逢英必反」,弄到這個田地,就是因為政府與市民之間欠缺了包容—官員很多時會反彈市民的意見、不太接受市民批評;市民又不肯給予官員改進的機會,日積月累,相互之間變成水火不容,社會更加撕裂。

忽然想起佛家有一個說法:「包容是一種美德,也是一種善待,善待別人的同時,其實是善待自己。」政府和市民如果都能夠參透這句話的真諦,香港定必能和諧安定。阿彌陀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